迪亚拉在云南乡村做公益项目。受访者供图
现在,迪亚拉把时间分成两半,一半在成都行医,另外一半则坚持在云南做公益项目。扎根中国30余年,迪亚拉不但能说标准的普通话,甚至还掌握了粤语以及四川和云南等地的方言。现在的他,不看肤色,已经完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了。
一线抗“疫”,想向全世界推广中医
当今年中国国内的新冠疫情刚暴发没多久,迪亚拉就和马里驻华大使馆取得联系,希望他们能够使用中医药进行预防。“我们给在中国的88名马里人,包括大使馆工作人员、马里的留学生、商人等全部用上中医药进行预防。”同时,迪亚拉牵挂着自己的祖国,和自己的中医老师、中医机构等通过马里驻华大使馆分三批向马里捐赠了20多万元的中药和口罩。
2月初,迪亚拉还义无反顾地加入一线抗“疫”中。那段时间,医院的气氛十分紧张,有的朋友劝迪亚拉“你一个外国人在家待着多好”,但迪亚拉坚持要待在一线,“你们要相信中医是一定能战胜疫情的!”
迪亚拉说,通过这次疫情,很多人重新认识了中医药的作用。“在这次疫情以前,大多数人可能认为中医治慢性病才有用,但这次疫情告诉大家,中医在传染病治疗方面的建树同样不可小觑,在一些紧急的情况下,我们中医一样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。你看古时候的瘟病,伤寒论都记载了很多。”

迪亚拉参与“鲁班工坊”项目。受访者供图
近期,迪亚拉参与了马里“鲁班工坊”项目,这是中非合作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,致力于为马里青年提供中医职业技能培训,运用中医技术与当地医疗结合,共同服务当地百姓。短时间里,他帮助4位马里专家掌握了60个基本穴位和基本中医药知识。

迪亚拉在为马里患者诊治。受访者供图
迪亚拉说,现在的他希望不仅能将中医药带到非洲,还要带给全世界。迪亚拉认为,中医药不仅对中国人有用,在全世界也是难得的瑰宝。他希望作为中医药对外传播的大使,能够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去认识中医药、使用中医药。

迪亚拉诊治中。尧欣雨 摄
如今,慕名前来找“迪博士”的患者络绎不绝,而迪亚拉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行医准则: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。
(来源:中新社微信公众号)